助推图像处理技术迭代升级,国科微发布自研AI ISP品牌“圆鸮”
4月22日,国科微正式发布新一代自研AI图像处理引擎(AI ISP)品牌——圆鸮。
作为安防芯片市场的头部企业,国科微多年以来持续深耕图像处理技术赛道,此次AI ISP技术品牌“圆鸮”的发布,不仅标志着其在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结合方面取得创新的里程碑,更展现了国科微在AI ISP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行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当前,搭载圆鸮AI ISP的国科微4K AI视觉处理芯片GK7601V1系列已经上市并顺利出货,为安防、低空经济、智能交通、消费电子、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带来更加先进、更加灵活的智慧视觉解决方案。
“圆鸮”命名,源于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鸮”。猫头鹰拥有一双前视的大眼睛,形成独特的“大圆脸”,因其萌态被昵称为“圆鸮”。圆鸮拥有出色的夜视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呼应国科微自研新一代AI ISP引擎在暗光增强、细节捕捉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优势。
国科微智慧视觉产品线高级市场经理潘雨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国科微圆鸮AI ISP在降噪、多光谱融合、防抖与拼接等技术方面实现的全方位支持与性能提升。 首先,超感光降噪,信噪比提升8db。圆鸮AI ISP超感光降噪技术,基于自研的AI降噪算法模型,有效区分图像中的信号和噪声,精准降噪,在极低照度场景下的成像做到夜如白昼。 其次,消除光污染,实现黑光全彩。圆鸮AI ISP多光谱融合技术,能够同时融合红外光和可见光图像信息,结合自研的ISP融合算法,实现在暗光、弱光的环境中,仅需补充红外光,即可输出无光污染的全彩图像,使得夜间成像全彩透亮。 再次,无惧设备运动带来的抖动,实现超级稳像。国科微圆鸮AI ISP支持6-DOF数字防抖,支持EIS/DIS,精准识别并消除高频抖动,让运动图像更加流畅。 最后,超大视野,轻松掌控全局。圆鸮AI ISP支持最大四目拼接,通过整合四个摄像头的图像,提供更宽广的视角和无缝融合,实现更高分辨率的成像,极大地拓展成像视角。 同时,圆鸮AI ISP支持PDAF技术,实现快速对焦。相比上一代AI ISP,圆鸮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对算力资源的需求降低了 53%,为用户带来更高性价比。 “圆鸮AI ISP为用户带来更加优异的黑光全彩效果。”潘雨讲道。 分析背后的原因,国科微ISP研发中心负责人王玺林向记者表示,国科微拥有成熟的传统算法团队和AI算法团队,两个团队深度融合,构建了完整的技术链条。“特别是在降噪技术领域,国科微做了大量的储备,是国科微圆鸮AI ISP的底气所在。”王玺林强调。 在发布会现场,记者体验了国科微圆鸮AI ISP引擎的魅力,在几乎没有任何光源的场景下,实现了完美的夜视全彩效果。尤其是在暗光增强、细节捕捉、防抖动、降低图像拖影、色彩还原等方面,圆鸮AI ISP明显优于同类产品技术,使得图像更加清晰、细腻,色彩更加生动饱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升,AI ISP在各行业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以高速公路场景应用为例,夜间强光干扰和视频画面抖动一直是高速公路监控应用的痛点。圆鸮AI ISP,以优异的光污染抑制和防抖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搭载圆鸮AI ISP的国科微普惠4K AI视觉处理芯片GK7206V1产品即将上市,支持双核Cortex A7处理器并内置RISC-V小核,1TOPS算力,支持4K@25 H.264/H.265编码,支持AOV、快启,支持双MIPI+DVP三目输入。未来,GK7606V1和GK7206V1一高一低的定位,将为智能安防、行车记录仪、无人机图传、运动DV、会议摄像头等应用领域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加快 AI 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场景落地与价值释放。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