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地方都要拆摄像头!那安全怎么办?
【CPS中安网 cps.com.cn】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摄像头在市场层面的普及,导致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和诸多私密场景中都出现过摄像头。
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仅在北京区域内,因安装摄像头引发的邻里纠纷案件就有10起。其中,9起案件被法院判定为侵犯隐私权,要求拆除摄像头。
为了平衡隐私保护与公共安全,近日,《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明确禁止在旅馆、饭店、学生宿舍、公共浴室等敏感区域的内部安装图像采集设备。
这一规定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严禁非法乱建摄像头的要求,让各地在接下来的具体实践中有了更为精准的依据,将对遏制不同场景内摄像头泛滥的乱象产生积极效果。
但担忧也随之而来:这些地方没了摄像头,那如何在保障隐私的同时确保安全?
哪类产品有替代优势?
在《条例》引发广泛讨论的背景下,传感器产品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激光雷达作为其中一种传感器种类多次被提及。
首先,激光雷达同样可以提供人物和环境的感知信息,在功能上可以替代摄像头在这些场所保障公共安全。
激光雷达的优势有哪些?激光雷达是通过发射激光束来测量距离、构建三维环境模型无需依赖可见光,即便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夜间或者是恶劣天气条件下,激光雷达也能更加精准地感知到行人与物体,这将极大地减少安防系统的误报。
知名数据研究公司 Parks Associates 曾做过统计,安防系统误报是家庭撤掉摄像头的首要原因,62%的安防系统用户在过去12个月中经历过误报,而在海外,报警误报可能会面临高达250美元的罚款。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二的安防系统用户会因误报而支付罚款,平均罚款金额为150美元,而激光雷达可有效减少这种情况。
激光雷达在黑夜也能精准感知
最关键的是,与摄像头不同的是,激光雷达不会捕捉人脸或其他生物特征等隐私信息,而是主要关注环境和物体的形状、位置等特征。
这一特性使得激光雷达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个人隐私,避免了摄像头可能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
(激光雷达不体现人脸特征,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有业内人士表示:“与其他红外线、光纤、视频摄像头等探测手段相比,激光雷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抗干扰性能强、可靠性高、分辨率强等特点,能够起到精准检测入侵目标、提前报警警戒等作用。”
此外,激光雷达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除了适用于各类敏感区域的安防应用,还可用于智能交通、自动驾驶、地形测绘、机器人等领域,展现出其跨行业、跨领域的广泛应用价值。未来随着智慧城市、低空经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激光雷达的市场需求将有望持续增长。
激光雷达的行业应用
近年来,激光雷达在安防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其除了具备实时监测人流与物体的功能外,还在隐私保护、复杂环境适应性和高精度探测等方面表现突出,这也促使了激光雷达成为传统安防手段的重要补充,尤其在注重个人隐私保护的欧美国家深受欢迎。
如海外知名公司Beonic就通过与激光雷达龙头企业禾赛科技合作,成功将激光雷达应用于机场人流量分析领域的安防解决方案中,为机场安全管理提供了安全、高效、精准的技术支持。
据了解,该套解决方案是通过整合来自摄像头、激光雷达、WiFi、人流计数器、停车场和航班信息系统的数据,为机场提供了旅客从停车到登机的完整视图,有效实现了机场在机场人群管理、机场登机口调度与优化、机场排队与警报以及机场人员优化等层面的智慧运营。同时,这类定制化解决方案在交通枢纽、商场和体育场馆等人流密集场所也非常适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协助管理方高效进行安防管理的同时,激光雷达完全不会捕捉并记录人脸信息,在维护安全秩序、提供运营数据洞察的同时,将个人隐私保护贯彻到底。
(Beonic解决方案示例-商场人流分析)
此外,由于激光雷达具备着和前端摄像头一样的超强感知特性,其在物体和行人的感知方面比其他任何传感器都更准确、可靠,这也体现在智慧工厂等其他静态应用上。
据了解,在禾赛科技激光雷达的三维感知助力下,宝马位于德国的智能工厂利用自动驾驶车辆调度系统(AVM) 技术,实现了新生产的车辆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完成从生产车间下线至总装后处理区的全自动调度,从而省去了每辆新车下线到达目的地后工人需返回生产车间的繁琐步骤。
宝马最初将这项 AVM 技术应用于在德国丁戈尔芬工厂的宝马 5 系和宝马 7 系车型,现已扩展至其德国莱比锡工厂的宝马 MINI Countryman 及更多宝马车型,并已在宝马欧洲三家智能工厂中成功应用。未来,该技术还将推广至宝马位于欧洲与北美的多个工厂。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在海外市场有相关应用,在中国,激光雷达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升高。
有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安防领域激光雷达及其他雷达市场规模约为2.8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2%。2023年,安防领域激光雷达及其他雷达市场规模激增至13.6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78.32%,需求量翻了将近四倍。
众所周知,成本价格是决定一个产品能否大规模普及的终极因素,在这方面,禾赛科技就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实现核心零部件自研,有力推动激光雷达成本在8年内下降99.5%,从以前的几十万元一台,到千元级产品的发布,真正做到科技平权、高性价比,让高性能3D激光雷达也能用于各类工业领域。
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激光雷达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更多细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例如,在安防巡检这一细分赛道,激光雷达就是无人巡检机器人的眼睛。以禾赛科技今年发布的JT系列产品为例,JT具备全球最广的360°x187°超半球视野以及小巧的外形,具有极强的近距离探测能力,即使物体紧贴也能够被有效探测,近距离感知完全无盲区,且通过全球首创的波形处理技术,能实现雨雾预警和噪点标记滤除,即使在雨雾、暴晒等恶劣环境下,也可满足各类场景对于全天候感知的需求。
(禾赛JT系列激光雷达)
可以预见,随着国内市场对于激光雷达需求的逐步增长,其也将在周界防护与入侵检测、关键基础设施运维、交通管理、人流监测、无人机探测与低空管控、工业机器人等相关应用场景大有可为。
结语
激光雷达不仅是智能驾驶的“安全气囊”,同样也是商业、安防等领域的“安全卫士”。《条例》的出台虽然限制了不少区域的摄像头的安装,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些区域应忽略安全防护,相反应该启用新解决方案来替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激光雷达以其卓越的功能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正在完善安防行业的未来,相信未来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传感器产品方案有望成为继摄像头之后保障隐私与安全的上乘解决方案。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