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领先企业汉王科技2022年营业收入14.01亿
【CPS中安网 cps.com.cn】 3月24日晚,汉王科技披露2022年年报,内容显示汉王科技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约为14.01亿元,同比下滑13.19%;归母净利润亏损1.36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5409.49万元。
分产品来看,汉王科技在笔智能交互领域实现营收约8.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59%;文本大数据与服务、AI终端、人脸及生物特征识别和其他领域实现营收分别为2.15亿、1.8亿元、0.67亿元、0.75亿元,占比分别为15.33%、12.91%、4.77%和5.39%。
分地区来看,汉王科技的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海外地区,共实现营收7.27亿元,占比51.94%。华北、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和其他业务等地区占比分别为20.95%、7.87%、10.21%、3.46%、0.90%、0.83%、1.25%和2.57%。
对于业绩变动,汉王科技表示大体上受这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2022年受新冠疫情、俄乌战争、海外高通胀等影响,公司海外数字绘画业务市场不及预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二是国内受疫情反复、经济增速放缓、政府相关费用减少等影响,公司TOB的部分项目无法正常实施、新项目开拓受阻所致。
01.
业务:重点经营四领域
公开的资料显示,汉王科技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先行者,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文本图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视频结构化)、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主要产品或业务为笔智能交互、文本大数据与服务、AI终端、人脸及生物特征识别等。
据汉王科技年报内容显示,报告期内汉王科技经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新产品、品牌建设与营销网络以及数字化领域等方向。
其中在技术研发层面,汉王科技以人工智能及数字化技术和机器人储备技术为主线,进行技术升级及新技术研发。目前已经取得了有效专利1049项,其中发明专利552项,履盖手写识别、OCR识别、生物特征识别、嗅觉识别、NLP自然语言处理、笔输入技术、大数据处理等多项核心技术。
新产品层面,汉王科技从软硬件两个大方向出发,重点对数字绘画、数字办公、数字安防、数字嗅觉、数字健康、飞行机器人以及数字人文、数字档案、数字金融等产品和领域展开研发,满足市场数智化需求。
品牌建设与营销网络上,在报告期内,目前汉王科技已经构建成多层次多品类全球化的品牌矩阵。在TO B 端,汉王科技通过标杆项目、设立区域中心、资源合作等方式进行业务扩张及渠道开拓,现已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十余个分子公司。在TO C两端,汉王科技也已建立完善的全球化营销体系。
在数字化领域,作为拥有原创底层核心技术的AI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利用AI技术为多领域数字化转型赋能并取得多项荣誉。比如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磁笔,是全球仅有的两家拥有无线无源电磁触控专利的企业之一等等。
02.
战略展望:未变
据年报的内容显示,汉王科技的发展战略未发生重大变化,并重点介绍了公司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以及2023年的经营计划。
其中,在战略上,主要是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各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人工智能技术平台+行业数字化赛道”满足TOB领域的数字化需求,以“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终端产品”满足TO C场景的智能化需要。
细分来看,在技术研究层面,汉王科技表示将继续强化公司在文本图像识别、人脸及生物特征识别、智能交互、嗅觉识别等感知技术在相关领域内的领先地位,并进一步加大在自然语言处理NLP、语义理解、AIGC等认知智能技术方面的投入。
业务方面,主要针对人脸及生物特征识别、大数据相关、智能人机交互和智能终端等领域给出了详细的战略说明及目标。
另外,市场人士关心的2023年经营计划,汉王科技也给出了比较全面的说明。无独有偶,汉王科技将从其四大业务板块内容再度深化布局。
首先在文本大数据业务方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政法、档案、人文和金融等行业领域的产品体系和全国营销体系,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其次,在笔智能交互业务方面,继续推进在新一代笔触控专业芯片方面的研发和产品输出,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笔触控领域的技术地位;探讨将现有笔触控交互技术与AR、VR、AIGC等新型前沿技术结合的可能性。
第三,人脸及审特征识别业务方面,汉王科技将融合多种识别技术与视频分析技术,发挥公司软硬结合的竞争优势,挖掘在静态身份识别、无感通行、智能视频分析等更多潜在的落地场景,并通过软件硬件化、产品标准化等方式加速拓展业务。
最后在AI终端产品上,汉王科技表示将基于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精研产品,并借助新媒体营销与影响能力,争取企业AI终端产品在市场上放量。
整体来看,汉王科技作为一家创新型公司,近些年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商业化落地的牵引下,现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企业。
未来,伴随着数字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到各个领域,将为汉王科技提供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从而为夯实公司人工智能领域的行业地位增添新的动力,值得期待。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注为"CPS中安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PS中安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并标明了来源,如出现侵权行为,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待核实后,我们将立即删除,并向您致歉。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CPS中安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安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安防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邮箱: tougao@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